2024年11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在各地开考,全国报考导游资格证的人数约为31万,远超去年的20万。要知道,目前全国持证导游也才66万人。
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桂珍在媒体采访中介绍,目前全国约有66万持证导游,中文导游占比约91.6%,外语导游占比约8.4%,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
事实上受三年疫情,大量导游尤其是出入境旅游的导游大量流失,转行到了外贸、酒店等领域,至今未回归,2019年约有80万持证导游,2024年与之相比少了14万人。
供给与需求显著存在落差,刺激着越来越多“外行”转入旅游市场,“反卷”和“自由”的标签,让导游职业获得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侯蘇芸和刘礼超都是31万应试考生中的一员,刘礼超透露现场考试的人非常多,年轻人为主。
其实考证之前,侯蘇芸和刘礼超都曾因兴趣爱好兼职从事入境旅游导游工作1至5年时间。比如侯蘇芸并非旅游行业出身,她学的是经济学,工作七八年后辞职出国玩了两年。2023年年底回国时比较无聊,因为一直比较喜欢跟别人交流并且对导游工作比较感兴趣就尝试了一下,如今主要接待邮轮游客的入境旅游行程,或者社交媒体上找来的私人订制旅行。
刘礼超则是在南京银行工作,因为喜欢骑行,机缘巧合之下2019年开始在工作之余帮一家旅行社兼职带城市骑行团,赚点零花钱。这几年金融业越来越卷,而入境旅游在免签政策的拉动下,发展势头越来越好,需求量明显增加,于是2024年5月刘礼超辞了银行的工作,转向全职导游。
不过从兼职转向全职后,刘礼超发现导游这个职业收入并没有预期那么高,刘立超做全职导游这几个月,收入也仅将将够覆盖在上海生活的成本。
像刘礼超和侯蘇芸这样跨行补充的新鲜血液不在少数,另外,各大高校里还有众多兼职导游群体。浙江某高校的英语老师王欣便是兼职英语导游一员,在闲暇之余接一些旅行社的私人导游团,带领外国游客游览杭州和浙江等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