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动态
“黑导游”大调查:少数能年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2024-07-25返回列表

正值暑期出行旺季,两起不合理低价游事件近日引发关注:


一是海南网友“帅大叔”发视频称,自己母亲一定要参加一个“39.9元游桂林4天”的包吃包住旅游团,怎么也劝不住;


二是天津无证导游辱骂游客:“花钱你是上帝,不花钱是狗X”。


低价游的价格越低

对购物的依赖越大


截至目前,桂林低价游涉事旅行社已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10万元,旅行社负责人被立案查处并罚款2万元;天津无证导游被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3万元,属顶格处罚。


“不合理低价游是一条利益链,这个链条的各个环节和话术经过了精心设计,相当于‘团体作案’,游客个人很难抵挡住这些话术的密集输出。远离不合理低价团,才是上策。”一家大型旅行社国内游线路负责人表示,从桂林和天津两起不合理低价游事件来看,无证导游和无证经营也给游客带来了安全隐患。一旦游客在旅途中出现人身及财产安全事故,自身权益将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多位旅游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40元4天3晚桂林游是典型的低价吸引过来的购物团,通常由出发地的组团社负责拉客——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安排食宿交通——司机、导游带逛景点和购物完成闭环,区别于正规旅游团,低价旅游团的购物行程往往会比较长。


a6dff72f26da4395a7ffe369a80c2ac0_640_wx_fmt=png.png


这类购物团的导游服务费很低或者没有,收入基本靠购物提成,甚至会要先垫钱。组团社收到客人,地接社之间竞争,会有地接社加价把旅游团买过来,食宿都需要导游垫钱,最后靠购物回本赚钱,赌购物出利润。这样的旅游团以极低甚至零成本吸引游客加入,也通常被称为“零团费”或“负团费”旅游团。


行业将旅游团分为纯玩团和购物团两种,低价旅游团往往就是购物团,价格越低对购物的依赖越大。资深导游张磊认为,低于成本价就是低价,“比如上海往返三亚6日游,正常机票加酒店都得3000元以上,如果收费只要1000元,那大概率就会含有购物,并且会有好几个购物点”。


“导游”不一定是导游


据了解,在低价旅游团里最关键的角色——购物团“导游”,实际上也不一定是真的导游,他们往往不一定有导游证,或者有效的导游证。


前述天津文旅局通报的“强制游客消费”的涉事导游,就是导游证有效期满未申请换发,2023年9月被注销,属于无证导游。


6d81800a19d8bc3e898958b33001fe10a9d3455a.jpeg


每年三四月,在旅行社从业近三十年的贺伟就会在朋友圈看到大量低价旅游团的导游招聘广告,贺伟清楚记得招聘的3条硬性规定:第一,想买车买房;第二,结婚有孩子;第三,能抗压。贺伟直言:“就是要三四十岁,上有老下有小想赚钱的中年人,他们有压力,又有动力,还能抗压,不会像年轻人意气用事,不容易出问题。”


贺伟表示,对于低价旅游团的导游而言,有没有导游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开单,公司唯一的考核标准就是成交额。据贺伟了解,面试成功之后,会要先交五六千元的培训费,进行一段时间的封闭式训练,请来专门的导师培训,学习各种专门的话术。


“他们会学习应对各种类型游客的方法,各种套路,比如除了传统的买东西介绍产品功能,可能会说买这个东西会有多少钱捐给灾区,如果这个行不通,第二天又会换套说辞,讲健康、讲亲情等,有很强的心理素质。”贺伟总结,他们会记得每个客人的信息,准备针对性话术,不断地试探,然后精准“拿捏”客人。


贺伟表示,“这些不正规的低价旅游团,导游连资格证都没有,他们根本不怕投诉,只要能成交”。反而是有资格证的正规导游和品牌旅社行不会做低价旅游团,因为一旦发生严重的投诉情况,导游和旅行社都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和吊销执证的风险。


资深导游李丽形容能开单的导游就跟会算命一样,瞄一眼就知道客人是什么样的,一听人说话就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能模仿全国多地的口音,观察细致,把人看得透透的。


贺伟、张磊和李丽都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优秀的购物团导游,就是顶级销售,少数的顶级销售能年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就张磊知道的,比如九寨沟3日游的行程,纯玩团导游的收入可能是2000元左右,但购物团导游,能力强的挣一两万元很正常,夸张的3天就能挣十几万元,但挣得少的可能也就几百元,差距很大。


此外,贺伟向记者透露,一些专为旅游团服务的购物店往往集中在特定区域,与多家旅行社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购物店实际上还可能是旅行社的子公司,导游变购物店销售,返点变提成,灵活控制价格旅行社的利润也会更高。


文章节选自央视网:《喝粥啃馒头,不给钱就丢半路!低价旅游团大调查》


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